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CLUE-S模型的黄土台塬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以陕西省咸阳台塬区为例

2012-09-15分类号:F301;F224

【作者】田义超  任志远  
【部门】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摘要】本文以2000年的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以及水文水资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Binary Logistic、CLUE-S模型以及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测评了咸阳黄土台塬区水土资源在数量和空间上的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咸阳台塬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图谱。分析发现:①从水土数量优化配置的结果可知,耕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而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有增加的趋势;②从面向生态的角度出发,黄土台塬区的水土优化配置结果反映了台塬区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台塬区的生态效益由2000年的1.531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5445亿元;而台塬区的土地经济收益则由2000年的68.490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1.9021亿元;③从水土空间优化配置的结果可以看出,咸阳台塬区建设用地在过去10年以及未来10年变化极为明显,建设用地主要在原有建设用地周边进行拓展,其中,建设用地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咸阳市的秦都区以及三原县。
【关键词】黄土台塬区  水土优化配置  CLUE-S模型  空间模拟  咸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5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70025);;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GK201101002)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