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1989-2009年河南省农作物地理集聚及其演化机制

2013-08-15分类号:F329.9

【作者】陈太政  李二玲  李琬  
【部门】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摘要】以河南省17种农作物为对象,采用1989-2009年的地市级数据,对农作物的集聚特点、专业化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作物的集聚水平低且整体增长缓慢,尤其是遍在农作物;部分农作物有分散化的趋向,而水稻的集聚程度一直很高,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农作物整体的集聚水平;经济作物的集聚与区域专业化程度均高于粮食作物,且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仍集聚于研究时段初始时的优势区域;蔬菜类作物专业化程度较低,其空间分布与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不断向郑汴地区集聚;水果类作物不断向豫西山地尤其是三门峡市集中,而部分水果类作物如葡萄、桃等则出现分散化的趋势。总体来说,各市域间农作物结构相似度高,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初现雏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稳定—变化—选择—适应"过程分析框架,对河南省农作物集聚与专业化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阐释。
【关键词】地理集聚  作物  演化经济地理  河南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80);;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2012B12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M531667)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