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因子对螺情影响的探测分析
2014-05-15分类号:R532.2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摘要】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中国血吸虫病疫情呈回升态势,表现为急性感染人数和血吸虫病患病人数增多,局部地区钉螺扩散明显,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等。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控制钉螺对血吸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钉螺的生态学特征,综合高程、水文、土地利用、土壤、植被等因子,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2009年湖北省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垸内型流行区,整个流行季(3-10月)、特别是7-9月期间的植被覆盖与钉螺分布范围有关,密螺地带的特征为土壤质地粉砂含量适中、黄红壤和淹育水稻土,第一季度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②在垸外型流行区,湖泊滩地、高覆盖度草地是其主要分布环境,而第一季度较高的植被覆盖,尤其是荻、芦苇等植被类型是高密度地区的环境特征;③在山地丘陵,河流附近的林地和耕地,潴育或淹育水稻土是钉螺密集分布的环境。筛选出的地理环境指示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钉螺孳生地,从而为采取有效的控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钉螺 血吸虫病 地理环境因子 地理探测器 指示作用 湖北省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I78B03,2009BAI78B00-03);;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STSN-14-00);;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08-0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