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2015-08-21分类号:C912.82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摘要】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关键词】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转型 乡村空间重构 乡村地理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90,4113074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5lgpy34);;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项目(37000-3321400)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