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百年青海和西藏耕地空间格局重建及其时空变化
2015-02-12分类号:F323.21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网格化的历史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集,可为历史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估算了1910年,并订正了1950-2000年青海和西藏的省域耕地面积数据;基于现代耕地空间格局,量化了海拔高程和地面坡度与耕地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历史耕地网格化重建模型。将1910、1960、1980和2000年的省域耕地面积数据带入网格化重建模型,得到了4个时间断面的耕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青藏两省耕地面积1910-1950年稳定,1950-1980年快速增加,1980-2000年基本稳定,略有降低。就空间格局而言,1960-1980年,河湟谷地和"一江两河"地区土地开垦范围的扩张和垦殖强度的增长在过去百年最为明显。模型检验表明,模型重建的2000年耕地空间格局与2000年遥感数据相关系数达0.92。
【关键词】耕地 估算与订正 网格化重建 过去百年 青海和西藏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30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0,41271227)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