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地区的识别方法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2012-02-15分类号:F299.2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摘要】半城市化地区是动态变化的区域,许多国家的半城市化地区是发展最快的区域,在空间、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半城市化地区显著的过渡性、动态性和不稳定等复杂特征已得到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半城市化地区"概念内涵,重点辨析了城市边缘区、Desa-kota、城乡结合部等概念与半城市化地区的异同,并尝试提出了本文对半城市化地区的定义。而后梳理了国内外"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识别、类型识别和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研究方法的演变、争议或薄弱之处。最后,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简要述评,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关注中国半城市化地区的形成机理、人文思想与计量方法的深入融合以及半城市化地区内部类型研究。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 空间识别 类型识别 驱动机制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39)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