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

2010-01-15分类号:F127

【作者】陈玉福  刘彦随  龙花楼  王介勇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兴起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成功典型,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苏南模式演进中农村发展历程和特征,对于认识农村区域发展规律,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为例,深入分析了苏州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苏州市GDP呈指数增长,年均递增14.4%,第一产业比重由28.1%降为1.9%,第三产业比重由16.2%升为32.7%,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5.5%降为16.8%,城乡收入比由1.27扩大到2.0(但远小于全国平均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人口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农村城镇化进程。1989-2006年的17年间,苏州市城镇用地增加了4.7倍;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构成苏州市农村发展的四大主导驱动力。
【关键词】农村发展  动力机制  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  苏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J08B03)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