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论与实证

2015-04-29分类号:F572.88;X73

【作者】曹小曙  杨文越  黄晓燕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  
【摘要】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交通建设,并将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和影响居民出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共识背景下,由于"智慧交通—可达性—出行行为(碳排放)"间复杂的影响作用机制,已有的研究难以判断智慧化背景下的城市交通可达性提高将增加抑或减少出行碳排放。如何通过提高城市交通可达性来缓解交通拥堵,保障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效运行,并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减少出行碳排放是当前中国智慧交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的理论框架,并以广州为研究案例地,研究了社区居民通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社区出行低碳指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基于碳排放—位置分配模型的公共中心规划支持系统设计与应用,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交通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  可达性  出行  碳排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9,4113074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GK201303006)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