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2017-05-15分类号:C812
【部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摘要】本文设计相对收入水平指标度量和分析经济体"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制造业量比R-manu和服务业量比R-ser攀升至高水平,并构成收入量比主体部分。在二者一阶变动量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发现,前2年和本年的⊿R-manu_(t-i)(i=0~2)能以正弹性解释本年⊿R-sert,表明制造业量比变动具先导性。在R-manu和R-ser之间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R-manut对R-sert的影响弹性系数较R-sert影响R-manut的弹性系数大得多,跨越者弹性系数趋向增大,表明制造业量比在交互影响中具主导性。因此,制造业发展和深度工业化是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国际经验比较提示,未来我国应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并努力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水平率 制造业量比 深度工业化 先导和主导
【基金】国家统计局2016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背景下收入水平与工业化特征量化指标互动关系国际比较”(2016LZ33)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