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异质性及绿色空间对大气污染的削减效应——以大珠江三角州为例
2011-11-15分类号:X51
【部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空间在区域大气污染改善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区域内部地域构成的空间异质性视角,采用干沉降模型,建立植被对大气污染削减效应与空间特征的表征方式,用以揭示不同次区域中绿地对大气污染削减研究的重点和特色。研究表明,"中"次区域污染削减量明显高于"高"、"低"次区域,然而"中"次区域绿地功能的发挥仍处于污染驱动阶段;"高"、"低"次区域已进入绿地功能驱动阶段,生物多样性、生态结构和景观格局对大气污染削减的影响更加突出。森林下垫面对大珠三角地区SO2、NO2、PM10污染物的削减率分别为1.3%、0.7%和4.1%。最后,提出结合资源禀赋和城市发展特征开展绿色空间的功能导向型研究,并探讨了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问题。
【关键词】空气质量 异质性 区域绿地 大珠江三角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747)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