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支持政策能否改变高科技产业融资难问题
2013-02-15分类号:F276.44;F224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摘要】由于创新风险的存在,高科技产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出台大量创新支持政策,旨在缓解高科技产业融资难问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本文构建三阶段递推CDM模型,基于创新调查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对接,对创新政策支持的实际效果及不同资本间的关联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财政支持与税收支持政策的协同性较差,不同资本间的排斥性大于融合性,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创新政策支持必须跨越"门槛"、实现质变,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中关村高科技产业融资渠道单一,创新政策支持主要对技术创新发挥作用,而非技术创新的薄弱正是高科技产业融资难的障碍。高科技产业发展更多服从于行业规律,企业规模、产权因素不宜作为政府甄选创新支持对象的标准。
【关键词】三阶段递推CDM模型 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与服务 非技术创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企业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实证”(71203225/G0307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集成创新系统的测度与实证: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12YJC910010)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