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人地关系、非农就业与劳动报酬的影响效应

2008-06-01分类号:F326.11;F249.2;F224

【作者】陆文聪  梅燕  李元龙  
【部门】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教授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以人口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视角,基于1978~2006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和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对1978年以来中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粮食生产已存在明显的省际关联性,一个省份粮食生产的增长会诱发邻近省份产量的下降;除了自然与技术进步因素,人地关系、农民非农就业和劳动报酬的地区差异对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且在稻谷和小麦生产中表现尤为明显。随着区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粮食生产将向人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农民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和劳动报酬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和集中。
【关键词】区域粮食生产  人地关系  非农就业  劳动报酬  空间计量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机理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7057107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5JJDZH2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