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投资行为及外部均衡中的人口结构效应——来自亚洲的经验证据
2012-02-01分类号:F224;F833;C924.3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文章运用动态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投资率及经常账户的效应。结果发现:(1)人口结构对储蓄的效应存在,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符合生命周期假说;(2)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无显著相关,少儿人口抚养质量与数量间存在替代效应;(3)老年人口抚养比效应对于外部均衡非常显著。老年化经济体对于经常账户逆差存在依赖,经常账户可以视为亚洲人口红利期高储蓄的国际"缓存池"和"中转地"。亚洲的经济增长、高储蓄与高顺差呈现梯队性的趋势,且与人口结构的变迁一致。这些发现可以从人口结构角度解释亚洲的高储蓄和高经常账户顺差及国际资本流动。所以,世界经济体应避免同周期的老年化,以保证经济的梯队发展和资源跨代跨国转移;同时,对于减少少儿人口来压缩社会负担的政策效果不能预期过高。
【关键词】人口结构效应 储蓄 投资 经常账户平衡 亚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经常账户均衡研究”(批准号:10YJC79041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经常账户适度性与逆转冲击效应研究”(批准号:11JGC128)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