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3-10-01分类号:X50
【部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在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集聚的污染外部性作用机制理论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该理论框架进行了验证,并计算了能反映各城市集聚的污染程度指数。结果发现,产出规模、产出结构和产出效率是导致污染的主要原因,产出规模导致的污染占总污染的1/3;集聚所引起的产出效率和成本的提高反而加重了环境污染。大城市的集聚对周围城市有较大的临近污染效应,使成本对污染的约束作用失效;中国城市的集聚水平与集聚的污染效应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分异趋势,东部地区城市的集聚水平较高,集聚的污染效应却相对较低。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集聚是环境有效率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省会城市集聚的环境效率高于中小城市。
【关键词】集聚 污染 外部性 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集聚的污染外部性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编号:CXJJ2013-467)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人口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