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到底有多高?——多个数据来源的比较
2015-05-29分类号:C924.24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摘要】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是把握老年人口的照料服务需求、规划未来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已有的数据和研究并未达成一致。文章从失能状态的评判标准着手、对各项调查中获得的对失能老年人规模和比例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对中国老年人失能规模和失能率的合理推断。对3项老年专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专项调查普遍采用操作性较强的KATZ量表对老年人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据此方法得到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失能率在10.48%~13.31%之间。为进一步确定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及变化规律,笔者建议在未来相关调查研究中,统一测量方法,并增大样本规模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数量,提高样本区域分布的代表性。
【关键词】失能率 老年专项调查 测量方法 KATZ量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年人长期照料需求评估及对策分析”(09YJC84005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老年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的照料方式及相关问题研究”(10CRK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老龄社会的人口学基础研究”(71490731)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人口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