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族农村聚落分类体系与建设整治途径研究
2002-12-30分类号:F327
【部门】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中国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通过形态分类即以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农田分布、人口规模和聚落占地面积为依据的分类原则,对勐龙镇12个办事处和89个聚落类型(自然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研究,其中傣族聚落有12个类型,傣族与其他民族混居聚落有1个类型,哈呢族聚落27个类型,拉祜族聚落11个类型,布下聚落1个类型,阿克人聚落2个类型,末标式聚落2个类型,布朗族聚落9个类型,汉族聚落有1个类型,对各聚落的类型特征作了评价分析,提出了傣族农村聚落分类分级体系。探讨了山区、半山区和坝区农村聚落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并针对不同的聚落类型提出各具特色的建设方向和整治途径。
【关键词】分类体系 整治途径 傣族农村聚落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批准号:40161010);;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