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当前超额货币供应与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
1999-04-05分类号:F822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摘要】1978—1995年我国超额货币供应持续增长,同期平均通胀率并不高,麦金农称之为“中国之谜”,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化吸收了过多的货币供给;在近几年我国货币化水平已很高的情况下,又一次出现了超额货币供应与低通胀率并存的局面。笔者认为,除证券市场分流有限资金外,超额货币供应是导致储蓄存款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将形成潜在的结构性通胀压力。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分流巨额储蓄,避免经济发展重新陷入“怪圈”之中。
【关键词】超额货币供应 储蓄 结构性通胀压力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财经问题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