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2008-01-15分类号:F205
【部门】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文章从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包括资源减量节约、污染减排节约、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技术支撑五个子系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应用,并以江苏省及省辖13市为例,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水平发展指数(LD)、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协调度(HD)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持续度(SD)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水平指数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社会发展协调度在短期上升后趋于下降,表明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关系正逐渐减弱,呈现非持续发展态势。江苏省市辖13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节约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节约型社会发展协调度规律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江苏省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契机,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各区域间协调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江苏。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社会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水平指数 发展协调度 发展持续度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BR20007039);; 江苏省软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R2004003,BR2005009)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