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行为对农牧民收入影响初探——以西藏改则县为例
2004-03-26分类号:F323.8
【部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北京 100039 中国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北京 100039 中国四川成都 610041 中国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运用实地抽样调查数据,初步探讨改则县的农户行为与牧民收入的关系,分析了城郊改则镇牧民收入低于其它乡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①由于区位优势,牧民试图寻求增收的捷径,而不安分于畜牧业的生产,导致草地的低效利用;②第三产业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发展导向没有与畜牧业相结合,而且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第三产业的投入/产出比高,所以少数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③地处青藏高原,外出打工交通成本高,加上浓厚本土意识,牧民不愿意到外省打工,而本区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廉价,所以劳务输出并没有成为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④牧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生产技术,导致生产投入的利用效率低。
【关键词】改则县 牧民收入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