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
2006-11-30分类号:F323.211;F224
【部门】莱阳农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莱阳农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中国山东青岛266109 中国山东青岛266109 中国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文章尝试性地提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并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和特征,为制定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为国家制定耕地利用、保护和耕地整理、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人力资本水平等8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或政策启示是:政府对耕地的保护政策、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耕地数量,更要考虑耕地利用效益状况,实行高效益高保护、高补偿。
【关键词】山东省 耕地资源 利用效益 时空差异 耕地保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0373020);;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4BZZ035);; 莱阳农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