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2011-03-26分类号:F326.11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80、1990、1996、2000和2008年县域数据,通过分析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演进特征,对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整体趋于收敛,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之间的差异在1980—1990年有所降低,1990年之后逐年增大,表现出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的相对低谷性。1996—2008年,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比重由38.6%降为19.9%,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3.4%减至57%,而乡村人口比重则由85.7%缓慢降至82.3%。粮食主产区总体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约束等政策性限制对该区域发展权益的剥夺,而相关政策对于解决其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存在局限性,未能处理好国家、地方政府、农户三者的利益关系,导致粮食主产区难以发挥农业产量高和质量优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后发优势,从而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农村经济发展 政策剥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635029);;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06BAB15B05)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