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
2017-07-26分类号:F124
【部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 吉首大学商学院
【摘要】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0和2015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区也符合此整体趋势;相比之下,在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工业的发展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2)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拮抗期且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其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勉强协调类型的省份数量由原来的北京、天津、上海3个省份增加至9个省份。(3)就空间角度而言,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呈"东高—西低"格局,即东部沿海省份和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耦合协调度较高,中部省份次之,而西部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处于濒临失调状态。(4)从空间关联性来看,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并且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HH型主要集聚在东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关键词】三次产业 融合发展 时空分异 耦合协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63015、715031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41);; 国家民委研究项目(2016-GMF-018);; 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计划”支持项目(湘财行指[2016]82号);;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6B21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