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流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
2017-07-26分类号:F426.21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运用全局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2005—2014年中国煤炭资源流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结论:(1)我国煤炭资源流的源汇地的集聚性相对比较明显。(2)源汇地热、冷点区均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冷点区的梯度空间分布格局。(3)煤炭资源流网络密度较低;山西、河北在网络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山西、河北、内蒙古为节点流强度最高地区;山西—河北煤炭流为主要轴线。(4)煤炭资源流系统出现内部凝聚特征,各子群并未局限于某一地理区域;子群内外联系相对较弱,未实现一体化,整体上没有形成稳定的、联系紧密的网络结构。
【关键词】物流 煤炭资源流 集散特征 拓扑结构 对策建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18);;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6_127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