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压力的时空特征——以工业SO_2排放为例
2017-03-26分类号:X22;F427
【部门】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采用工业SO_2排放总量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揭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SO_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将工业SO_2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纳入STIRPAT模型分析框架中,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空间变系数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SO_2排放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增加速度呈现明显的减缓趋势。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SO_2排放量以武汉和长株潭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低值地区集中在江西的东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第二模态结果显示,SO_2排放量增加速度较快的城市大部分位于湖北的宜昌、荆州、黄冈地区和湖南的株洲、衡阳、永州地区以及江西的萍乡、新余和赣州地区,SO_2排放量增加速度减缓的地区则是三省省会城市及其相邻地市。驱动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O_2强度、人口、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GDP是SO_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各个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各个地区必需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环境保护政策。
【关键词】绿色发展 减排 工业SO_2排放量 自然正交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AZD07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FJL012);;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NDJC100YB)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