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011-10-26分类号:F427;X322;F224
【部门】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摘要】将点轴开发的典型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研究区域,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模糊数学理论的支持下,建立协调度模型,深入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解,以探讨影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哈尔滨和大庆的协调度经历了3个阶段,即上升—下降—上升,齐齐哈尔只经历了上升—下降2个阶段;除了哈尔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在2006年属于濒临失调以外,其他的均属于协调类型;哈、大、齐的社会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大小不同,3座城市影响最大的指标依次是: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消费量,生态环境指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影响最大的指标分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交通噪声平均值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这些方面,才能使哈大齐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 区域开发 生态环境 协调度 模糊数学 灰色关联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971303&4110154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2010232911000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022);; 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基金(编号:LBH-Q09070);; 2011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编号:2010td10)联合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