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
2011-09-26分类号:F259.2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摘要】借助经济基础理论,结合广州市的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区位商法对城市各行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全市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较小,城市以服务本地需求为主;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008年的区位商都在1.9以上。物流业是广州市各行业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大的行业,2008年的值为1.25。进一步对物流业内部进行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得出各部门的区位商都大于1,表明它们都具有基本活动部分。两个年份中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变化最大的是铁路运输部门,由2004年的3.91下降到2008年的1.72,说明铁路运输一直以服务城市外部需求为主,但比重有所下降;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水路运输和邮政业,其次是公路运输和装卸搬运部门。航空运输部门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比率最高,且发展稳定。最后,把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划分结果与物流业各部门增长率相结合,可将广州市物流业分为3类:第一类是包括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在内的优势部门,表现为增长率高,基本部分突出;第二类是包括公路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邮政业在内的重点部门,增长率高,非基本部分突出;第三类是铁路运输部门,有下降衰退之势,但其基本活动部分突出。
【关键词】物流业 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 广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139)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