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空间再造: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
2011-08-26分类号:C922
【部门】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摘要】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首先将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结果进行归纳,大体有实体空间、行为空间和感应空间三种,具体表现为差异化的空间、隔离的空间、福特制和"类信息社会"语境并存下的空间、压缩的空间、弹性的空间、流动的空间、犯罪的空间、压制的空间、再现的空间。其次,借鉴事件史分析法对流动人口空间建构过程开展分析,总体上流动人口社会空间表现为边缘化的空间,这既是自身种种属性特征经过社会化建构过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对城市空间的激烈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共同作用结果。流动人口空间再造的过程也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最后,面对来自各方的空间压力,流动人口不断进行空间适应性策略调整,不断发展和演化自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流动人口 社会空间 空间再造 生产关系
【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