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黄土高原区县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

2016-06-26分类号:F127

【作者】杜习乐  吕昌河  
【部门】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基于280多个县(市)的18项社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定量化评估体系,并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黄土高原区县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黄土高原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综合发展指数在1.09~3.79之间,空间上表现为西北部和东南部高而中部较低的格局,区域间差距较小;之后的11年,综合发展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2.06上升到2011年的3.0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区域发展速度差异明显,西北部迅速,西南部迟缓;到2011年,西北部综合指数达5.18~7.05,东部和中部在3.01~4.89,西南部仅1.71~2.99,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即高值和高速区聚集,低值和低速区聚集,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应加强区域合作和对发展滞后县域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县域发展指数  时空变化  立体TIN图  黄土高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5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8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