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部落—寺院—村落“共生”效应研究——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
2015-04-26分类号:C912.82
【部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传统聚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受高原高寒环境和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藏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基因",尤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和藏传佛教信仰对村落格局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站在历史的维度,探究部落与村落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这种作用机制。甘南州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具有悠久而厚重的部落历史,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是村落范围和边界的基座;部落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左右了村落的等级规模结构;部落经济基础深刻影响到"大分散、小聚合"的聚落空间组织。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部落组成,奠定了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全民信教的背景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载体——寺院,而寺院发挥的综合精神向心作用,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部落—寺院—村落的"共生"效应,是藏区村落形成的特殊民族和地域因素。
【关键词】藏族部落体系 藏传佛教寺院 村落体系 “共生”效应 碌曲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2610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SH029)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