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2012-10-26分类号:F721;F224
【部门】丽水学院商学院
【摘要】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09年的零售业相关的面板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不均衡指数方法分析了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零售企业网点密度与人均商品销售额、人口密度、人均GDP、城市化率和市场化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省域空间分布为明显梯度分布,即东部地区网点密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低是西部地区,但各地区零售业分布基本处于人口协调状态;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高、人均商品销售额大、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购买能力强,能够吸引更多的零售企业进入本地市场,零售企业网点密度更高,产业空间集聚将更加明显;城市化与零售业空间集聚呈倒二次曲线关系,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零售业的空间集聚发展,而从长期看,则不然。
【关键词】零售业 空间分布 动力机制 面板数据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045);; 2012年度浙江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12C25054-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