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人口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7-03-26分类号:C924.2;F299.27
【部门】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城镇化研究中心
【摘要】以东部沿海为例,运用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对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经济水平、政府政策、工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五个因素对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关系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2003—2013年,东部沿海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度波动提升,空间上主要呈现"群"状分布,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拟合度较高。②全局莫兰指数为正表明东部沿海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水平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则表明二者的协调发展除了具有空间依赖性,还表现出空间异质性。③经济水平、政府政策、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的良性互动均发挥正向作用,其中政府政策和经济水平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④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实现东部沿海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东部沿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18);;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15JD01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