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科学基础——对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

2011-01-26分类号:F129.9

【作者】樊杰  
【部门】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关键词】经济地理  地域功能  空间结构  尺度转换  人文界线  区域模拟  交叉科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830741)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