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我国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

2012-07-26分类号:F301;F205

【作者】李波  张俊飚  
【部门】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地利用变化既是重要的碳源,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碳汇。碳效应测算分析表明,1993—2008年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强度年均分别增长4.08%、2.38%;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分别递增3.45%、4.65%、7.20%、4.77%、1.22%、0.38%。2000—2008年林地碳汇量增长3.19%,而草地碳汇则呈现微弱的递减态势。农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效应来看,2001—2008年我国因生态退耕产生碳汇年均递减45.16%,由于建设占用所引发碳排量年均递增2.23%。农地利用变化的碳效应区域差异,生态退耕碳汇效应最大是河北,最小的是黑龙江;因建设占用耕地导致碳排放效应最为显著的是江苏,最小为西藏。
【关键词】农地利用  碳功能  生态退耕  建设占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YJC790089);;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CZQ11029)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