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
2013-04-26分类号:F327;F224
【部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摘要】依据乡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建立乡村性评价指标及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对安徽省61个县域乡村性进行空间表达及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①运用乡村性指数度量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和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②安徽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非农主导型三种类型,且各类型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2.95%、37.70%和39.34%;③安徽省县域乡村性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及正向空间关联性。其中,安徽省北部地区是乡村性发展的热点区域,而南部地区则为乡村性发展的冷点集聚区。并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乡村性 探索性空间分析 县域经济 安徽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1);; 西北大学“211工程”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2001)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