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服务业创新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5-10-26分类号:F719
【部门】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通过建立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区)2000—2012年服务业创新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格局变动,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法研究我国省域服务业创新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服务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其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创新水平整体较低,地区差距大,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逐步递减的"核心—边缘"结构,空间正相关性和聚集特征明显。信息技术、工业化、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市场化对服务业创新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城市化和体制创新对我国各地服务业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各因素对服务业创新的影响也存在地区差异,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的影响由北向南递减,对外开放程度与人力资本则形成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地带差异,而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程度形成了以东南为核心,不断向外扩散的圈层。
【关键词】服务业创新 时空差异 动机机制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11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0YJC63000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3010013695);;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13CYJ07);;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业务费项目(2011SM001);;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项目留金发[2013]3050号;;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4ssxm59)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