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
2015-02-26分类号:F299.2
【部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和城市现代等方面,构建中国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收敛性。结果显示:1全国新型城市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2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各省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域总体格局呈现三级梯度分布的趋势;新型城市化主要是靠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拉动的。3在收敛分析上,新型城市化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应用合理空间模型(SEM)能加快收敛的时间。4在收敛检验方面,引入变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研究认为,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 熵值法 空间格局 收敛 户籍制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5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课题(20106203110002);; 2011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