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时空分异特征
2015-02-26分类号:F323.211
【部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
【摘要】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5个方面,选取18个单项指标,构建耕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结合GIS和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近5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63—2009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呈现"缓慢下降—波动缓增—加速增长"的阶段性发展趋势,即1963—1977年处于缓慢下降阶段;1978—1999年表现为波动增长阶段;2000—2009年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各子系统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2从空间分异规律看,2009年湖南省各县耕地利用绩效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呈现集簇分布的空间特征。耕地利用绩效较高水平县域多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和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多数县域耕地利用绩效处于低水平状态。3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条件和区位条件是湖南省耕地利用绩效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耕地 耕地利用 绩效 湖南省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36);; 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13RS405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40006);;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2014GISNELJJ005);; 湖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