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度评价——以中国25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2015-02-26分类号:F592;F299.2
【部门】宁波大学旅游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业 城市发展 旅游城市协调度 改进TOSIS法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4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0YJC85003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D010007);;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科研项目(12JDHY03YB);; 宁波市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G12-XK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