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2012-11-26分类号:X820
【部门】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摘要】利用层次分析与状态空间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协调力三个方面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对洞庭湖区2001、2005和2010年3个时相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2001年为"中等",2005和2010年均为"较低",呈"U"型变化趋势,反映了引起生态承载力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②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力三者状态由"中弹性—中承载—较低协调"转变并维持"较低弹性—较低承载—较低协调";其中,社会经济协调力持续"走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呈现"回暖"趋势。③县域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明显,10年来稳定上升的只有沅江市和南县,一直处于下降的有岳阳市区、岳阳县、汨罗市、益阳市区、常德市区和汉寿县,其它9个县(区、市)处于不稳定变化之中。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评价体系与模型 状态空间法 洞庭湖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16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JD5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