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中国碳排放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2013-08-26分类号:X502
【部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
【摘要】基于分形理论,利用R/S分析方法,通过计算1990—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Hurst指数和分维值D,分析了各地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规律性特征,并根据Hurst指数的分布情况,划分了不同的类型区,对不同类型区的总量和强度演变趋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区的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这些省区占到75.86%,但排放强度降低趋势具有较强持续性的地区也占到了64%,这对于我国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20%—40%的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排放总量增长趋势的持久性普遍大于排放强度降低趋势的持久性,再加上我国仍有部分省区的碳排放降低趋势的持续性较弱,甚至有些省区的强度降低趋势出现了反持续性,这说明碳减排压力较大,特别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的目标,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关键词】碳排放总量 碳排放强度 演变趋势 Hurst指数 空间差异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211120026);;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313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101126)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