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都兰牧区乡村转型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公共私营合作制(PPP)视角
2014-04-26分类号:F327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摘要】文章分析了转型期牧区乡村发展特点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公私合作关系(PPP)框架下牧区乡村转型发展模式。研究表明:①基于地域性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建立有效的公私合作关系,是推动牧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可行途径;②在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中,借助私人部门优势,启动地方特色经济,壮大乡村自我发展能力,是解决转型初期诸多问题和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③依托公私合作关系,实现牧区乡村转型发展,亟需营造四个关键环节,即在政府严格把控下谨慎选择合作伙伴、建立强有力的关系约束机构和机制、依托合作项目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增强基层交流营造稳定的合作关系及其社会环境。
【关键词】牧区 公私合作关系(PPP) 乡村转型发展 都兰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00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