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的动态效应分析——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例
2015-10-26分类号:F127;X321
【部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例,采用2000—2012年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典型相关法、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法,在分析呼包银榆经济区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和分析了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经济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生态环境相关性较高,且二者和固体环境、大气环境相关性最大。2经济区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三产业与水环境质量呈正协整关系,第一产业与其呈负协整关系;第一、三产业与大气环境呈负协整关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固体环境质量呈正协整关系,第一产业与其存在负协整关系。3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动态效应。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较小幅度污染,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步减弱;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较大幅度污染,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影响最大,工业废气排放量次之,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相对稳定态势;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 生态环境 呼包银榆经济区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呼包银榆经济区研究中心资助;; 内蒙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3A00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