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分析
2014-06-26分类号:F592.7
【部门】吉首大学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吉首大学商学院 中国旅游研究院
【摘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可达性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案例区,基于公路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区域内景点分布较为分散,空间上"南少北多";高等级公路呈"王"字形分布,公路密度较低。区域内景点平均通行时间处在3.863—8.401h之间,均值为5.386h。景点可达性系数极差为0.845,高于平均值的景点有16个,占34%,景点可达性不均衡分布较显著。可达性空间格局大致呈"核心—外围"的圈层分布,景点自身空间区位、周边景点密度和高等级公路分布对景点可达性格局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旅游景点 可达性 公路交通网络 武陵山片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32、4120114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JL09、12YBA261);;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C0318、12A113);; 湖南西部经济研究基地开放基金资助项目(12jdzb015);;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4K079);; 吉首大学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4年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