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的阶段识别及时空分异特征
2014-10-26分类号:F326.3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以肉牛产业为例,采用Gompertz模型、基尼系数及空间计量模型,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上系统考察肉牛产业发展的阶段及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1年我国牛肉产量增长幅度大、阶段性特征明显,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肉牛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加速成长阶段;时空格局变化上,肉牛产业表现出显著地空间集聚和地域梯度转移特征,分布格局经历了"牧区"到"牧区—农区"的变动过程,逐步形成了东北(黑、吉、辽)、西北(蒙、新)、西南(川、云)和黄淮海平原区(冀、鲁、豫)四大肉牛优势区,而生产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化分工是肉牛产业空间重构和格局演变的成因机制。
【关键词】肉牛产业 发展阶段 空间格局 Gompertz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22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00520140012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