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中国农村文化变迁:表征、影响与思考——来自全国25省(市、区)118村的调查
2015-08-28分类号:G249.2
【部门】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文化变迁明显,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人们的风俗习惯都不同程度表现出分化与异质性。农村文化变迁对整个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潜在的巨大影响:现阶段农村文化处于"新旧并存"过渡形态;农村村庄作为文化共同体特征日益弱化;农民文化主体性丧失,传统文化再生与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内生动力不足;农村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基础秩序"开始瓦解。中国农村文化变迁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内在的"软性"变化过程。如何在推动农村现代文化建设的同时,保存并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使农村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需要我们辩证思考中国农村文化变迁中的四对关系:"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与"乡"、国家—市场—民间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农村文化变迁 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主体性 文化基础秩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GL16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3ZD0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软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