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美国际贸易中专利维权的制度差异:基于案例的比较研究

2017-06-28分类号:D923.4;D971.2;DD913

【作者】武晨箫  李正风  
【部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摘要】本文以通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断路器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为案例,分析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专利保护制度差异。研究发现美国在进口环节设置的337调查作为一种准司法制度,有效弥补了专利司法保护国际贸易领域的缺点,其实质是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具有"防火墙"的功能。比较而言,中国针对专利侵权的行政保护力度弱,未能真正发挥对司法制度的补充作用,同时本土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缺少有针对性并行之有效的专利维权渠道。本文认为,在整体上提高我国专利行政保护力度的前提下,有必要针对国内和国际贸易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构建有差异的专利行政保护体系。
【关键词】专利保护  国际贸易  337调查  案例研究  制度差异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国重大科技创新的社会研究:案例分析与理论探索”(2014108119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软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