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本质
2014-08-05分类号:F091.91;F014.2
【部门】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厦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摘要】以《资本论》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替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K,L),构建了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数理体系框架,以得到的马克思生产函数Q、剩余价值生产函数M、成本函数Cv以及利润率函数p,结合斯密-杨格的分工理论并运用新古典分析技术,将技术进步的本质——劳动分工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劳动力产出弹性表征作为分工系数,从而对技术进步率——索洛余值的经济学内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释。
【关键词】索洛余值 内生增长 劳动分工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科技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