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份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及省际差异研究
2016-02-22分类号:F323.211
【部门】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在界定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方法对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进行了测算。测算内容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最低生活保障价值、就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保障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31个样本中,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平均为14.80万元/公顷,最高北京市43.42万元/公顷,最低黑龙江省2.66万元/公顷。在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构成中,最低生活保障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全国平均比重为86.67%。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大背景下,耕地资源仍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功能。(2)区域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3)耕地社会价值的体现,其中心环节是耕地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开发与整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耕地资源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耕地 社会价值 最低生活保障价值 就业保障价值 粮食安全保障价值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YJC630237);;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2BBA10048);; 赣州市金融研究院;江西理工大学金融研究院基本课题(2015JR11)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