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变迁分析

2016-07-26分类号:F326.11

【作者】江松颖  刘颖  金雅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维护粮食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生产发展,并结合粮食生产现实状况研究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及其变迁。研究表明:耕地、劳动力、农业机械、有效灌溉率和抗灾能力等因素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不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粮食财政支出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了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但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市场扭曲效应日趋明显。为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应重视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保护;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培养职业农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粮食财政支持政策,建立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生产资源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粮食安全  综合生产能力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JY099)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