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协调研究
2016-06-06分类号:F299.21;F124
【部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又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反作用。文章基于31个省份2003—2012年的数据资料,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时空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测算出各省份2003—2012年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各省份的对比类型。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强有力的互补作用;2012年广东省耦合协调水平最高,甘肃省最低,全国各省市耦合协调比为22:9。通过对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对比研究得出:北京、天津、上海三省市属于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型;2003—2012年间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经济发展 时空耦合协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CX06039B);;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3GM02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GGX109004)
【所属期刊栏目】统计与决策
文献传递